懷孕8週還沒聽到心跳=一定胎停?先釐清診斷標準與常見誤解
-
- by leaderwebseo
- October 3, 2025
多數爸媽在懷孕初期最在意的,就是「什麼時候能聽到心跳」。一般來說,胎兒心臟在第5–6週開始可見搏動,但受排卵與著床時間影響,實際可偵測的週數會前後浮動。臨床上,是否能「確診」早期流產,不應只看週數或一次超音波結果,而必須依胚胎大小與追蹤變化判斷。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指出:當頭臀長(CRL)≥5.3 mm且未見心跳,或平均囊徑(MSD)≥21 mm仍未見胚胎時,才能達到高度確定性;未達門檻者,建議7–10天後複檢。這樣做是為避免誤把正常妊娠當作流產而過早介入。
胎心何時出現?正常範圍多少?
初期心率會從約110次/分逐步上升,在第9–10週可達約140–170次/分,之後回落並穩定在120–160次/分。此範圍是孕程中常用的參考值,個別檢查仍需由醫師綜合判讀。
8週沒聽到心跳時,先做這3件事
- 確認實際孕齡:若排卵較晚,8週推算可能只有5–6週胚齡,尚屬正常。先比對末次月經、排卵紀錄與超音波胚芽大小評估。
- 安排時間點適當的複檢:未達診斷門檻時,間隔至少7天再超音波追蹤,觀察是否出現胎心與CRL成長。
- 必要時合併血清hCG與臨床評估:同時排除異位妊娠或其他急症,再決定後續處置。
6個需要提高警覺的身體訊號
若伴隨以下情況,請盡快就醫:
- 規律性下腹痛或宮縮、下背深層痠痛
- 陰道持續性鮮紅出血或排出塊狀組織
- 明顯的孕期症狀迅速減弱(噁心、乳房脹痛等)
以上症狀不等於一定流產,但代表需要醫師評估。臨床診斷仍以超音波與追蹤為準。
為什麼會「沒心跳」?常見10大成因(重點版)
- 胚胎染色體異常:為最常見原因,屬偶發性,與父母健康未必直接相關。
- 高齡懷孕(≥35歲)與部分母體慢性疾病(甲狀腺、糖尿病、自體免疫等)
- 子宮結構或內膜環境異常(中膈子宮、肌瘤、沾黏、慢性內膜炎)
- 感染(陰道菌叢失衡、披衣菌等)
- 內分泌失調(黃體素不足、泌乳激素高、胰島素阻抗)
- 生活型態與環境暴露(抽菸、酗酒、作息失衡、化學暴露等)
上述因子多可透過規劃性檢查與調整而改善整體成功率;即便曾經歷早期流產,多數人下一胎仍可順利懷孕。
有興趣看更多可參考:
八週沒心跳還有希望嗎?最晚幾週有心跳?看胎停 6 大徵兆
不易受孕體質特徵有 12 項:原因、調養、檢測方式一次看
胚胎萎縮又長大?從胚胎自然淘汰症狀、原因教你怎麼應對
胚胎植入後無感成功還失敗?解析 8 大懷孕症狀與調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