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澳人口老化嚴重,迫切需要養老
生物醫藥產業與人口年齡結構密切相關。粵港澳大灣區總人口約6800萬。人口數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廣州(1404萬)、深圳(1190萬)、東莞(826萬),香港排名第四,人口739萬。
據2017年統計分析數據,香港65歲及以上對於老年人口數量可以達到121萬人,占總人口增長比例為16%,是三地中存在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澳門65歲及以上這些老年人口數量為6.9萬人成為萬人,占總人口很大比例為10%。廣東省的老齡農業人口占收入比為8.62%,推測中國廣東九市65歲及以上研究老年人口數量規模約為 513萬人。
未來20-30年,粵港澳老年人口將繼續增長。目前,廣東、香港和澳門的人口高峰年齡在35歲至65歲之間。這一人口正逐漸進入老齡化階段。因此,在未來20至30年,三地的老年人口將繼續增加。廣東省仍處於人口老齡化的初級階段,預計再過5-10年,廣東省人口老齡化將加速增長。
港澳地區養老資源短缺,回廣東養老需求大。港澳地廣人稀,家居照顧服務收費養老成本普遍較高。此外,老年人口逐年增加,養老資源短缺。非私立養老院入住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100%左右。據悉,2014-2015年,入住公立養老院的平均等待時間為37個月,入住私立養老院的補貼床位需要8個月。截至2018年5月,仍有3.8萬名老人在等待政府資助的床位。
2. 健康保險已成為廣東省港澳老年人退休的最大瓶頸
港澳老人先後去了珠海、深圳的養老機構。但由於兩地缺乏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老人們仍需頻繁往返港澳和內地就醫。對於經常需要看病的老人來說,回內地養老不太現實。
香港部分患者在內地就醫服務需求分析明確。香港政府每年為老年人通過發放長者醫療券,長者醫療券申請每年金額為3000元,香港人民大學中國深圳醫院是內地唯一一家公司可以選擇使用以及醫療券的醫院。2015年-2018年三年,超過1 萬人次使用基本醫療券在港大深圳醫院就診,其中64%常住深圳,27%常住香港,9%居住於珠三角地區發展其他國家城市(如東莞、中山及珠海等)。說明我們除了常住內地的老人,在香港居住的老人問題也有內地就醫環境需求。推動我國香港與大陸醫保醫療信息互通具有自身實際研究意義。
審判范圍應該擴大。目前,香港病人以醫療保險報銷方式到內地就醫的唯一途徑,就是使用醫療券到內地的指定醫院就醫。然而,目前,試點醫院只有一家深圳港大醫院,而且只限於門診服務。香港政府正積極與內地溝通,擴大醫院試點項目。在2018年10月對香港老年人的一項調查中,90% 的人表示他們希望將這項服務擴展到住院治療。
醫療券額度有限,商業保險有望彌補不足。老人醫療券每年只有3000元,無法覆蓋大部分老人的日常醫療費用。商業保險有望在這方面發揮作用。
3.灣區規劃鼓勵新建養老機構,醫療綜合中心迎來發展機遇
深化養老服務合作,支持港澳投資者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在珠三角9個城市設立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為港澳居民赴粵養老創造便利條件。政府安老院收費推進醫養結合,建設一批區域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
醫養結合研究中心是養老院社會發展的新模式,能解決我國養老生活實際管理問題,是非常受老年人歡迎的養老服務機構。近年來在廣東省內新建或改造了一批醫養結合數據中心,規模經濟非常可觀。
相關文章:
How to enjoy medical care at home?
Enabling the elderly at home to enjoy professional care services
How much does a live-in caregiver cost to take care of an elderly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