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臉」的疑惑

近幾年,隨著微整型的流行,市場上也多了一個新名詞 - 「臉部溢滿症候群」(Facial Overfilled Syndrome)

.

「臉部溢滿症候群」通常發生在頻繁地使用過量皮下填充物的患者身上,令他們的面部看起來不自然,甚至越來越扭曲。這也和醫生的審美眼光、選擇物料的判斷力及注射技術有關。

 

當中,首要罪魁禍首是在某一個部位一次性注射過量皮下填充劑(例如透明質酸或微晶瓷),導致皮下填充劑移位。一般患者會覺得面部臃腫,而在做出某些動作(例如微笑)時,臉上某些位置會有一些不自然、有違和感的走形現象。

 

由於亞洲人的頭腦相對西方人小及短、臉也較扁平、而顴骨也比較向前突出,所以亞洲人比西方人容易有這個現象。

 

常見的有違和感現象包括壽星公額頭、枕頭臉、「阿凡達」鼻和女巫下巴等等:

 

壽星公額頭

前額凹陷令人感覺沒精打採,疲態盡現,注射皮下填充劑可以填補凹陷位置使其圓潤飽滿,奈何過度注射填充物於額頭,可能使前額看起來過於膨脹或異常突出,誇張的凸額就徬似壽星公或羅漢魚的外觀。

 

枕頭臉

過度填充臉頰和眼睛下方處以改善皺紋和凹陷感,使黑眼圈區域的自然交界處消除,當進行微笑、眨眼或眯眼表情動作時,容易導致臉頰異常浮腫及眼底鼓脹,看起來感覺很奇怪而不自然。

 

「阿凡達」鼻

不少人嫌鼻子不夠立體高挺,會選擇注射填充劑於鼻樑位置,可是過度填充鼻子、填充劑錯置或移位,導致鼻子腫脹外擴,令前額和鼻之間的角度連成一條線、山根距離越來越寬,形成過高及過寬的鼻子,如同科幻電影中的「阿凡達」一樣。

 

女巫下巴

追求V形臉的男女大多會選擇以注射填充劑方式加長下巴,使臉部觀感呈 V 形,但過度填充下巴位置將導致下巴明顯突出或過於尖銳,側看下巴感覺往外翹成前撅型,形成「女巫下巴」,叫人退避三分。

 



 

要避免微整型時留下明顯的整形痕跡,建議進行注射皮下填充劑治療應該注意合適的份量,先投入較少的份量,然後再逐步添加,以漸進式的注射方法令觀感和變化更顯自然。而過多的透明質酸也可以透過注射「透明質酸酶溶解酶」(Hyaluronidase) 輓救,有需要可以找相熟醫生處理。此外,最好的微整形方法,是複合式治療,即是結合多種互補性的治療方法,達到最自然的效果。除注射皮下填充劑或肉毒桿菌素外,其他有關的治療方法包括單極射頻、HIFU、聚左乳酸、埋線等等。

 

其實,正確地使用面部填充劑,可以理想地修補面部輪廓和老化跡象。可是,大眾應該對治療抱有合理的期望,應該以自然、修補老化、突出自己的獨特美為目標,不宜過分貪心,導致有一天忘了自己是誰。

 

最後,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句子 - "You were born an original work of art."。

 

接受自己,活得自在,老得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