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和期望 – 育兒標準要統一

育兒標準要統一

所有育兒理論都要求父母在教孩子的方針上面需要保持一致。如果父母在對孩子的標準或期望意見不一,極可能會導致混亂。

我的堂兄是一名天主教徒,在教會很活躍。10年前,在一個教堂服務小組認識了他的妻子並在同一個教堂結婚,現在育有一對漂亮的雙胞胎。堂兄將服務教區和天主教視為義務和整個家庭的核心價值觀。雙胞胎從一歲開始學習說晚安和祈禱,並參加每個星期天的教堂彌撒。面對第一波新冠病毒襲擊後,我們的城市開始了疫情中的「新常態」,當所有教堂被迫關閉以保持社交距離時,堂兄也感到非常痛苦。多虧了現今的科技,不僅讓學生可以在線上學習,周日的彌撒和教堂聚會也可以變成虛擬的線上活動。

雖然,在教堂可以感受到崇拜的禮儀和莊嚴,這點是虛擬彌撒永遠無法比擬的地方,但總好過沒有。成年人都需要時間來調整參與線上的步伐和方式,更不用說蹣跚學步的孩子了。但堂兄認為年齡不是藉口,他堅持讓他四歲的子女跪下來準備彌撒祈禱,就像他們在實際彌撒中做的一樣。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應邀去他們家為祖父的生日慶祝活動作準備。堂兄請我早點到,這樣我也可以加入在線彌撒。剛開始的15分鐘,我看到雙胞胎試圖將注意力集中在電腦屏幕上,但由於小小的機械故障幾乎無法聽到牧師的聲音,牧師也在努力通過他斗篷上的迷你麥克風發出聲音。15分鐘後,雙胞胎放棄了,在地板上懶洋洋地轉圈,摸著屏幕看看能不能像看錄像一樣「快進」,不停地喊着「哈利路亞哈利路亞!」這一幕讓堂兄夫婦都大感意外,但兩人的反應卻完全不同:媽媽笑到淚流滿面,喜歡觀察孩子們如何嘗試不同的方法來加速彌撒的過程;而爸爸則極為沮喪,他對雙胞胎大聲呼喝:「我重複了很多次。這個在線彌撒與我們每個星期天去的完全一樣。你們根本不尊重禮儀,我感到很失望……」妻子忍不住反駁說:「我認為沒有人能聽到神父在講道中所說的話,我也無法集中注意力,更不用說小孩子了。

無論如何,這種狀況不常有,相信下週日就能修好擴音器了。」堂兄很無奈地嘆了口氣,「我們需要阻止孩子的行為,而不是笑着鼓勵他們繼續。」妻子不認同丈夫的看法,「孩子們一直很尊守彌撒的禮儀,他們也知道在現實狀況下該如何表現,我還是覺得沒甚麼大不了的……」 說完就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客廳,留下一屋寂靜。

期盼有如身份建立一樣,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變的。即便孩子今天未能達不到家長的標準,但不妨暫時降低少許期望值,稍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再作調整。與此同時,孩子們視乎父母視為榜樣。孩童時總是會聽到父母說:「爸爸/媽媽是好人,而媽媽/爸爸是壞人。」的結論。

這種「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的角色扮演策略,從長遠來看是無效的,因為孩子們也會經常審視父母的表現。遵循類似的期望和標準。他們觀察每個照顧者表現出的差異。以「晚餐時間不使用平板(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的規則為例,如果其中一位看護者要求嚴格遵守規則,而另一位看護者則非常寬鬆,會允許孩子們在用餐時間看電視,孩子們會自動知道他們如何「游走」在兩個不同要求的成年人之間。

可怕的是,孩子學習的重點已經從遵守標準(即適當的餐桌禮儀;優質的家庭時間)中轉變為如何「鑽空子」並自動調節滿足不同成年人的期望。不同的要求和期望會為年幼孩子帶來困惑,因此強烈建議家長須保持一致的標準和期望值,以確保在孩子之間傳達正確期望。同樣,期望值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彈性調整,重點是樹立良好榜樣。幫助孩子達到標準和期望的關鍵,是家長的一致性和良好溝通。


Warning: Unknown: open(/var/lib/php/sessions/sess_3bd976f84c403007f4bf4f57ad979e2a, O_RDWR)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8) in Unknown on line 0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files). Please verify that the current setting of session.save_path is correct (/var/lib/php/sessions)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