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逛商場,育嬰室的標誌和用途與我各不相干,自從蝦蜜瓜(我女兒)出來後,自己當上全母乳媽媽後,一切也變得貼身相關。
逛街要先選「愛嬰商場」
AW的朋友都有同理心,要是相約踫面會請AW選擇約會地點,因為帶小孩去街每次大包小包,也要換片餵奶,大家都明白是「難事」。 AW會先從網絡查一下有育嬰室的商場,當然育嬰室的數量、是否獨立間也很是考慮因素,試過到改建加設育嬰位置的商場,因為只得一間育嬰室和兩個換片位置,抱著娃的爸媽要排長長人龍等候,寶寶大便怕會漏到滿身屎,餓得悽涼嚎哭,真是媽媽心裡苦但媽媽不說。

對於餵母乳的媽媽,一張舒服的椅子,可以擺放袋子的位置已經足夠;但是瓶餵的話,暖奶器;泵奶的話,插電位置都是必須的。當然,育嬰室的設計者明白嬰兒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此話何解,因為AW試過帶蝦蜜瓜到某主題公園酒店吃自助餐,換片位置只設在洗手間內(有的商場是在殘廁內的換片板),因為是一塊硬板,對初生嬰兒來說即使加了換片墊也不是舒適的位置,還要洗手間裝潢上選用「冷色」色調,配上寒冷的冷氣和頭上兩盞大射燈,蝦蜜瓜一放下已經開始大哭起來,但片還是要換,AW硬著頭皮在眾目葵葵下(旁邊是洗手盤,後面是排著隊要換片的媽和娃)為不斷掙扎的女兒換片,內心真的不是味兒;所以環境和燈光的確對寶寶的心情有很大的影響。

在職的母乳媽媽就會明白,當投入工作後,有時要爭取午休時間去商場找育嬰室泵奶,AW試過遇到比我先一步到育嬰室的媽媽願意一起share用,短短的午休時間,大家都分秒必爭。AW又試過在商場泵奶期間,外面的媽媽不斷拍門,其實AW只用了十多分鐘,已經開turbo了,離開育嬰間的時候,那位媽媽看不到AW有手抱孩子,還向AW怒目;難怪,不是餵哺母乳的媽媽,有時候未必能理解,谷奶、趕住泵奶、唔泵就會塞奶的母乳媽媽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