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大節,
有時,是大家聚會的最佳籍詞,
這,是沒有年齡限制;
由節日前的互相邀約,
拿著各自的時間表,
遷就各人的大小事項,
整整齊齊當然最好,
但世上無完美,
折衷的法子,就是人有幾多就來見一下;
說來諷刺,
當成年人會顧忌出席聚會的各項小事:
時間、地點、人物,
她來了不能說甚麼,
她不來聚會還成嗎?
此時,小朋友的聚會,
就簡單不過;
你約我今晚去玩?好!我叫媽媽帶我去!
時間?
『媽媽!可以 whatsapp XX 媽媽嗎?』
地點?
『媽媽!可以 whatsapp XX 媽媽喺公園等嗎?』
其他人?
『好呀!媽媽!可以 whatsapp落個group度問有冇其他同學嚟呀?』
最後,除了本身聲稱約好的那兩個,
還有多四個一起赴約,
包括自家女兒:
『媽媽!夠鐘未呀?』
『媽媽!點解唔見佢哋嘅?』
然後,就完全沒有叫過媽媽,
反之,是媽媽叫喚女兒不果。。。。。。
『女呀!你飲水啦!』
『你唔好跑咁快啦!』
『玩多陣走啦!』
而『玩多陣走啦!』要重覆多次,
直至你強行帶走。。。。。。
小朋友的聚會,
就是你一來我一往的,
簡單直接,
約好、見面、被帶走、下次再玩,
節日,對他們而言,
只是見面和玩的藉口而已⋯⋯
大人們,因著小朋友的約會,
聚在一起,
仍是要看顧小朋友的時候,
但多了幾個家長在場,
再加上看見小朋友的玩樂而生的話題,
節日,也是父母們聚首一堂,
稍微有點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場所;
無論大人或小朋友,
路上總有起有跌,
節日的聚首,
可以是簡單的你追我逐,
也可以是深入的育兒心得,
但足以令日後的日子,
不太難過。
#節日氣氛
#小朋友的簡單約會
#大人的聚首
#走下去的動力
#紙可拍
#紙可拍攝影生
#papershoot
#papershootcamera
#papershootor |